说起最近的A股,大家心里多少都有点小九九。上周那行情,说实话,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。上证指数像是踩了刹车,短线调整了一下,其他几个指数却好像打了鸡血一样往上冲。这种分化局面,不少老铁都在琢磨,到底7月11日那根长长的上影线,是不是意味着市场要转弱了?其实我觉得,这事儿没那么简单。 先说我的看法吧。短期来看,大盘确实有回落需求,这跟技术图形上的走势吻合。不过你要真以为这就完蛋,那也太低估A股韧劲了。我个人更倾向于——这波调整很快会被收复,只要能把3509点给拿回来,那短期调整基本就算告一段落。接下来啊,大概率还得创新高,然后再来一次稍微深一点的回调,再继续往上涨。这种浪型结构,在历史行情里也不是第一次见,就像有网友留言说:“大盘就是反复横跳,看似无序,其实暗藏玄机。”听起来挺玄乎,但细想一下,还真有几分道理。 咱们再看看创业板和中证这些兄弟指数,其实走势和主板差不多,不过从安全系数来说,我自己还是偏爱把上证剔除掉,原因嘛,也很直接,就是空间有限呗。有个炒股十年的朋友私信我:“现在别光盯着大盘,要学会找那些还有空间、刚启动的方向。”他说得没错,现在最怕就是追涨杀跌,一不留神容易被套牢。 最近关注度最高的是科创50,说句心里话,它并不是最强势那个,但正因为前期反弹幅度一般,对那些之前踏空的人来说,是个不错补仓机会。有些小伙伴总问,“是不是现在才进场就晚啦?”其实哪有什么早晚之分,只要你眼光放远一点,把功夫下在选公司、研究行业趋势这些地方,比天天盯着红绿灯靠谱多了。有位资深投资者曾经讲过一句话,“牛市靠持仓,熊市靠防守,中间全靠耐心。”这个道理搁谁身上都适用,你说是不? 很多人喜欢天天看指数涨跌,我倒觉得与其每天揪心,不如当成风景欣赏一下。“观赏归观赏,下手还得看时机”,这是老江湖常挂嘴边的话。所以啊,与其纠结大盘怎么走,不如多花时间做做功课,把注意力放到优质公司身上。不追高、不贪婪,每次补涨的时候抓住机会,比什么技术指标都管用。我认识的一位基金经理,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翻阅上市公司的公告,而不是去猜今天哪个板块领涨。他常开玩笑:“股票这东西,看明白比买明白难。” 有人可能会问,新高之后到底该咋办?我的建议是:别急着冲动,也别轻易悲观。一轮上涨结束后出现调整,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。而且根据目前浪型结构推测,这次创新高后可能还会有一次力度比较大的回调。如果你已经布局好了优质标的,就耐心等一等;如果手头资金充裕,可以趁调整捡便宜货。当然啦,每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不同,该止盈止损还是不能犹豫,否则吃亏可没人替你兜底。 至于未来怎么看,有些分析师认为今年10月份左右或许还有一个重要关口需要挑战,不过最终方向未必能提前预判出来。“计划赶不上变化”——这一句话永远不会过时,所以灵活应变才是真本事。我始终相信,无论市场怎么折腾,坚持价值投资、做好风险控制,总不会差到哪里去。那么问题来了,你觉得下一波热点会在哪儿爆发?有没有什么冷门赛道值得我们一起挖掘呢? #热点观察家第6期#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