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重庆市地矿局原副局长周京平免职五载仍有多重身份 终究难逃法网
  • 意昂体育
产品展示
热点资讯
推荐资讯
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产品展示 >

重庆市地矿局原副局长周京平免职五载仍有多重身份 终究难逃法网

发布日期:2025-08-06 17:04 点击次数:128

重庆市纪委监委一纸调查通报,将沉寂五年的周京平案重新置于聚光灯下。这位曾执掌经侦利剑的副厅级干部,在免职后构筑起政商交错的复杂身份网络,终究难逃纪律审查的铁腕。

纵观周京平 38 载职业生涯,轨迹堪称 "跨界典范"。从公安部经侦局精锐到直辖市公安系统要员,从涪陵区副区长兼公安局长到地矿系统副职,其职务跨度之广已属罕见。2019 年底被免去地矿局副局长职务后,转身便以 "法律顾问 + 企业独董 + 行业协会会长" 的多重身份游走商界,在疯狂体育集团、金杜律所等机构频繁亮相。这种 "失意政坛转战商圈" 的路径,暗合某些违纪官员 "靠山吃山" 的生存逻辑。

深究其政商身份转换,诸多蹊跷之处值得警惕。身为法律争议解决专家,却涉嫌严重职务违法;担任上市公司独董期间,仍保留海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等社会职务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在被免职五年间,周京平以 "前官员" 身份持续参与企业经营,这种 "旋转门" 现象极易形成监管盲区。正如其在律所分享追赃经验时所展现的专业素养,反而可能成为规避监管的反制手段。

该案的特殊性在于时间跨度与身份叠加的双重特征。从警界精英到商界红人,周京平始终未能斩断与公权力的隐形纽带。其利用专业背景构建 "防火墙" 的尝试,终究不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化推进。当前通报虽未披露具体涉案细节,但监察调查的启动已然证明:无论违纪违法行为发生在何时,无论涉事者身份如何转换,反腐利剑始终高悬。

周京平案的启示在于,对离职官员的从业监管必须形成长效机制。当 "前官员" 成为企业争抢的 "香饽饽" 时,如何防止权力期权化、如何界定合法经营与利益输送的界限,已成为新时期反腐倡廉的重要课题。唯有织密制度之网,方能杜绝 "免职即安全" 的侥幸心理,真正实现 "伸手必被捉" 的法治震慑。
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
------

QQ咨询

QQ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