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军事展示背后的国家认同与战略温度 一、钢铁长城护航“东方之珠” 山东舰编队访港不仅是军事行动,更是国家力量的温情传递。700余名官兵以“国安家好”的甲板列阵,向香港传递守护安宁的庄严承诺;消防船“水门礼”、市民沿岸欢呼,则见证军民情感的深度交融。正如海军研究院郑宏所言:“人民海军是国家安全的支柱,香港的自由繁荣离不开强大国防的支撑。” 二、爱国教育浸润香江新生代 开放参观首日,1万张门票1分钟抢空,青少年登舰触摸歼-15战机、学习水兵绳结,惊叹“比教科书更震撼”。军事航天专家杨艳指出:“舰艇开放为香港青少年打开了一扇生动的爱国主义窗口,让国防教育可触可感。”10 从89岁老兵含泪感慨“国家强盛不受欺”,到中学生誓言“未来参与航母建造”,民族自豪感在此刻薪火相传。 三、历史节点彰显“一国两制”生命力 时值香港回归28周年与《香港国安法》实施5周年,山东舰访港被赋予特殊意义。立法会议员陈勇解读:“这既是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回响,更是‘一国两制’下中央对香港重视的体现。”10 从辽宁舰到山东舰,航母访港的“接力”印证着国家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跨越,也锚定香港作为国家战略支点的角色。 四、开放自信传递和平决心 专家强调,此次访港释放三重信号: 对内凝聚认同:让市民直观感受国防现代化,强化“国家好,香港好”的共识; 对外展示透明:通过国际窗口彰显维护区域和平的能力与决心; 震慑潜在威胁:双航母演训、先进装备陈列,构筑海上安全屏障。 “推开窗看见航母,合上窗心安梦稳。” 当山东舰的钢铁之躯融入维港夜景,这场跨越山海的对话昭示着最朴素的真理:国安,方能家好;军强,始得民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