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想过,一场民族冲突是如何从一次小摩擦演变成大规模屠杀的?就在上周,叙利亚南部的德鲁兹人和贝都因人之间的矛盾,竟然引发了一场连环报复性屠杀,让这个饱受战争摧残的国家再次陷入血腥循环。 冲突源头:一个偷车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 事情要从7月中旬说起。据报道,一名贝都因人偷了一辆德鲁兹人的车(也有说法是绑架了德鲁兹人),这看似普通的治安事件,却因叙利亚复杂的民族和政治环境,迅速升级为武装冲突。 德鲁兹人和贝都因人开始火拼,随后叙利亚内政部门和"叙利亚国民军"(SNA)也介入其中,矛头直指德鲁兹人。值得注意的是,德鲁兹人与以色列关系密切,这让整个事件瞬间具备了地区政治意义。 屠杀与反屠杀:血腥的7月 7月16日,叙利亚临时政府军等武装力量攻入德鲁兹人聚居的苏韦达市区,对当地居民进行了无差别屠杀,老人、妇女和儿童都未能幸免。 面对盟友的危机,以色列出手了。以军战机轰炸了大马士革的叙利亚军队总参谋部和总统府,给临时政府军当头一棒。临时政府领导人朱拉尼迅速撤军,但悲剧并未就此结束。 到了7月19日,局势出现戏剧性反转——刚刚被屠杀的德鲁兹人重获苏韦达市控制权后,立即对贝都因人展开了报复性屠杀。前天的受害者,今天变成了施暴者。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画面令人不忍直视。 乱中有序:各方态度与立场 朱拉尼在电视讲话中扭扭捏捏地解释撤军决定,先是抱怨以色列挑唆,再虚张声势威胁,最后却宣布从苏韦达撤军,将城市交给德鲁兹民兵管理。 为什么朱拉尼如此犹豫不决?其实他内心并不想与以色列正面冲突。今年5月,朱拉尼曾与特朗普会面,双方就关系正常化和解除制裁达成初步共识。 从他在伊德利卜市推动"经济改革"的举动来看,朱拉尼比起冲突,似乎更喜欢"搞钱"。 但更复杂的是,朱拉尼并非铁板一块,他手下的军阀们并不总是听命于他。到7月17日晚,有些已撤离的朱拉尼部队甚至不顾命令,与贝都因人结盟,准备反击德鲁兹人。同时,德鲁兹人内部也出现了分裂,一些民兵破坏了主要领导人家族的坟墓。 叙利亚局势:多方博弈的新棋局 如何理解当前叙利亚局势?这更像是一场"吃鸡大赛",所有人对所有人的冲突随时可能爆发。 朱拉尼一直尝试控制叙利亚南部,但每次关键时刻都显得瞻前顾后。相比之下,以色列态度坚决,行动迅速。 朱拉尼在遭到以色列轰炸后转向土耳其求援,但埃尔多安只表示"乐见双方停火",实际上是默认了以色列对叙利亚南部的势力范围。 叙利亚南部苏韦达省、德拉省等地区很可能将实质性半独立,而朱拉尼派系内部矛盾也在上升。作为"军阀共主",朱拉尼这次表现不够强势,对外扩张受阻,内部分裂的风险正在增加。一些派系甚至可能投向在叙利亚东部沙漠重新崛起的ISIS。 你怎么看这场复杂的叙利亚冲突?是民族矛盾,还是大国博弈的产物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! |